枣庄市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简介-ag凯发k8国际

0632-3181189
zzlncm@163.com
 
2019年03月18日 09:29:21   来源:枣庄市文化和旅游局

枣庄市第五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简介

曲艺

犁铧大鼓

犁铧大鼓是一种曲艺表演形式,主要分布在滕县、丰县、沛县、萧县、砀山等地区。鲁南地区的犁铧大鼓处在淮海大鼓和山东大鼓的交汇处,在共融中,犁铧大鼓吸收了两种大鼓演奏精华,传播也更为广泛。在鼓板演奏和说唱技艺上,有别于其它鼓书的独特内容。在滕县历史上涌现了戚永立、高元钧、李元才、王宝春、孙永立等犁铧大鼓著名艺人。

犁铧大鼓的演唱形式多为单人站唱,也有二人对唱形式。主要伴奏乐器为大鼓、和月牙板(也叫犁铧片)。演唱时演员右手执鼓楗击鼓,左手操钢板敲击演唱。唱腔属板腔体,一般分慢板(又称头板)、二板(流水板)、三板、快板等板式。其书目主要是长篇、中篇、短篇,短段只唱不说。犁铧大鼓唱腔粗犷、豪放,其开头腔是用头板或类似头板的二板起腔,速度慢,尾音长,板起板落,咬字狠,吐字真,落音重,字密声促,善用顿音,其旋律似说似唱自然流畅。故有"老牛大摔缰"的俗称。

二、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格六州

格六州是一种民间游戏,主要流行于华东、华北一带,各地虽然棋盘一致,但名称多有差别。搁六既能益智,又能休闲,过去在农村广为流传,倍受劳动人民喜爱。随着社会的发展,娱乐活动的增多,格六州这一游戏渐渐地退出了历史舞台。

格六州是两个人的游戏,与围棋有些相似之处,只不过规则不同罢了。格六州的棋谱有三十六个交叉点,两人对垒前各拥有十八粒子儿。六的方阵图,是六道纵横相交的线而形成,图中组成若干个口型,每个口子的角都是一个十字,周边是丁字型,十字和丁字型的交点是双方对弈时搁棋子的地方。玩法主要有搁子、压子、走子、薅子、吃子五种方法,格六棋子千变万化,如同布阵,一旦走错了一步,都可能全盘输掉。

鲁班锁

滕州是鲁班故里,也是鲁班锁在民间流传最为广泛的地区。

鲁班锁,也叫八卦锁、孔明锁、六子联方。它起源于中国古代建筑中的榫卯结构,是中国传统的智力玩具,由春秋战国时期木匠鲁班发明并因此得名。   鲁班锁的种类很多,玩法也不同。最常见的是由六根内部有槽的长方体木条,按横竖立三方向各两根凹凸相对咬合一起,形成一个内部卯榫相嵌的结构体,鲁班球则是由六块半圆形木块组成。鲁班锁的条棍相互穿插在一起,成为一个稳定的结构,不会散开。鲁班锁的一些条棍中有凹去的空间,因此当它们穿插在一起时,它们的整体结构的中间是实心的。通常会有一根完整的条棍要最后一个插进结构,使其稳定,因而“锁”住结构,这个条棍也叫“锁棍”。鲁班锁的种类有二百多种,每一种类的拼法又有上千种。鲁班锁游戏看似简单,但却内蕴无穷,是老少皆宜的休闲玩具。滕州挖掘传承鲁班文化内涵,由鲁班天工木艺有限公司设计开发的鲁班锁系列玩具申请获得国家专利五项,荣获第二届中国国际林业产业博览会优质奖、首届中国春节旅游产品博览会金奖。2012年,鲁班锁成为山东省第四届文博会“十大最具山东特色文化产品”。

狮子龙灯

峄县狮子龙灯是一种传统民间游艺,起源于唐代,据《峄县志》记载,“禇戏、秧歌、竹马、唐代尤盛历代沿而为之……”明代峄县有运河之后,到清代,康熙、乾隆皇帝多次乘船下江南巡视官情,民情。皇帝乘作的是龙舟,富丽堂皇,气势恢宏,龙舟游荡于波涛中,显的威武壮观。于是,民间艺人便以龙的行进状态,做成龙道具,用竹节等安上龙头,穿上龙衣和秧歌、高跷、旱船、竹马在一起展演。

狮子龙灯也叫舞龙龙灯舞,是中国独具特色的民间娱乐活动。从春节到元宵灯节,中国城乡广大地区都有耍龙灯狮子的习俗。狮子龙灯主要道具是。龙用草、竹、木纸、布等扎制而成,龙的节数以单数为吉利,多见九节龙、十一节龙、十三节龙,多者可达二十九节。

其外貌和真狮相似,全身用染为深绿或金黄色的苎麻,缝缀于双层厚布之上,梳成毵毵浓密的狮身,头部庞大狰狞,猛厉可畏,血盆大口,可张可合,项挂一串铜铃,摇摆得响声震耳。舞时,由两人配合,一人执头,一人做尾,在后边的人跟着狮头动作,亦步亦趋,行动迅捷,尾巴不停地摇晃。

三、传统美术

木版年画

木版年画是中国传统美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渊源。滕县自古以来就有贴年画的传统,也是鲁南一带年画的最大生产基地。滕县年画历史悠久,传承有序。据考证是明朝永乐年间(即1404年)传入滕州王楼,后经王弘光、王贞瑜、王秉元等后人对年画进行了继承发扬,扩大了年画的品种至30多种,如门神、灶君、五子登科、蜡烛、香、钵、黄表、娶媳妇用的床公床母、喜神、麒麟送子等。

木版年画采用中国传统散点构图技法,画面内容主次分明,层次丰富,线条流畅、有力、张弛有度。色泽明快,以红、黄、绿、蓝、紫色为主,分七色版和五色版,刻版刷上原料印在各色纸上。注重人物表现,人物表情微妙,服饰端正大气、人物质朴大方,散发着浓郁的乡土气息,同时吸收了鲁南汉画像石的艺术风格,粗犷古拙,庄重喜庆,充分体现了鲁南的地域特色和民俗特点。

四、传统技艺

齐村古陶窑建造技艺

山东枣庄齐村制陶历史源于北辛文化时期,延续唐朝,盛于元代,传承至今有7000多年。陶业旺盛,齐村周边有九桥、十庙、七十二座缸瓦窑这样一种说法,当时齐村是家家窑火、户户制陶的一片繁忙景象,但是,非常遗憾的是现在仅存的古式窑炉只有三座,这三座窑炉分别是馒头窑、芯灯窑和小黑碗窑

齐村陶窑主要有古老的馒头窑倒翻烟两种,典型的就是馒头窑(也称囤子窑),其特点是以煤炭为燃料,升温快、温度高、窑内温度均匀等,当时在齐村就有72座之多。散落在沟边、河旁。另柏山、渴口、陈郝、凤凰岭、雷村等周边地区也有较多的窑场,遗憾的是众多窑炉都不复存在了。也就是在当时齐村创造烧制出枣庄第一块陶瓷地面砖

齐村窑在烧制的过程中讲求上二下三的添煤操作方法,把握小火盘堆勤、中火煞花痕,大火均匀上、停火看两戗。据说,仅看煞花、看戗的眼力就要练上两三年,特别是往窑内添柴加煤更有他的独特艺术魅力,有脚不稳添不匀的说法,目前,能掌握这门绝技的老人为数不多。有一种窑炉还在烧制时能够发出嗡嗡的响声,这在齐村众多窑炉之中是不多见的,这是齐村窑炉一项独门绝技。

传统古琴制作技艺

古琴制作数千年来在山东地区分布比较广泛,主要分布在济南、诸城一带。历史上比较繁盛的时期有西周、隋唐、宋代和明清等时期。现在古琴制作在山东地区主要集中在诸城和枣庄地区。

古琴是我国最古老的乐器之一,又称琴、瑶琴、玉琴、七弦琴等,有“国乐之父”“圣人之器”之称。古琴制作的木材特征古代早有定论,轻、松、脆、滑。意思是重量轻,木质松软,敲击声音清脆、木纤维顺滑光润。而且制作古琴的材料还要求是伐下百年以上的老木材,这样做出的古琴音色才松透润静。古琴制作可以从三个大概念来讲,即选材、制作和髹漆。而选材尤为重要,面板应使用纹理顺直、宽度均匀、硬度适中,无疤节和虫蛀等缺陷的梧桐木制作。

制作古琴作为一门古老的手艺从原料加工到成品经历选材、备料、面板制作、底板制作、合琴、灰胎、安装附件、髹漆、装足、打弦眼、装弦等300多道工序制成,制作工期长达一年以上,还要根据不同的使用者进行铭文篆刻,然后加盖斫琴师和制作坊号火漆印章才算完成整个制作工序。其工艺难度,每个工艺步骤的完成状况以及工艺流程管理的严谨性都要求非常高。熟练掌握300多个步骤并可以在整个过程中完美统筹安排,从而最终制作出一张精美的古琴。

缸炉烧饼制作技艺

缸炉烧饼在台儿庄形成的时间大约可追溯到明朝初期。相传,明太祖朱元璋占领南京后,封朱棣为燕王,率兵“扫北”,攻打元军。许多村镇废墟遍地,瓦砾成堆,有个小炉匠把仅有的一点玉米面做成小饼,贴在热缸片上,再用火烤,烤熟一尝,外焦里嫩,香酥可口。战争结束后,小炉匠用缸做成炉烘烤烧饼出售。后来这位小炉匠由外地迁到台儿庄,缸炉烧饼很快就成了台儿庄的特产名吃。缸炉烧饼是烧饼的统称,它还分为许多品种,如:朝牌烧饼、牛舌头烧饼、车瓦烧饼、花烧饼、圆烧饼等,花样繁多,形状不一,做法也不一样,烧饼的口味也就各有千秋。

台儿庄的缸炉烧饼在做工上很有讲究,有着它的独到之处,不仅使用的炉具独特,而且选用材料多少、掌握火候大小等都是有着特定的要求的。工序达不到,技术达不到,贴出炉的烧饼味口也就达不到。所谓缸炉烧饼,就是因为烤烧饼的炉具是用砂缸做成的。炉具是自制的,最原始的炉具是把一个砂缸将其底砸成一个圆口,大口朝下放在砌垒好的炉座上,使其砂缸里的内径形成炉膛,然后用一个大蒲包将其整个沙缸套上,在砂缸与蒲包之间的空隙里,填满草木灰,起到保温作用,在用白石灰、土掺苘挠子搅拌成三合一的泥,把整个蒲包给泥上,这样就制成了烧饼炉,砂缸的内面是一层上了瓷的釉子,非常滑,做好的烧饼顺利揭下。

糖画手工制作技艺

糖画是以冰糖为材料,制作以勺子为"笔",糖稀为"墨",各种生动的图案造型在艺人的手下跃然纸上。在糖画的发展过程中,老艺人又将中国皮影,民间剪纸等姊妹艺术的造型手法融于一体,不用印铸摸具,而改为直接操小铜勺,舀糖液绘出皮影图案,逐渐演变发展成为今日的糖画艺术。

糖画的题材有小说,戏曲人物,吉祥花果,飞禽,走兽等內容,以人物和动物的造型最。在制作上颇有讲究,若是侧面的形象,便以线造型;若是正面形象,则用糖料将其头部堆成浮雕状。由于糖料的流动性,即使相同的形象,亦不会出现雷同的造型。民间艺人在长期实践中,掌握了糖料的特性,同时根据操作的特点,在造型上多施以饱满,勻称的线条,从而形成了独有的风格样式,给人以美的享受。

枣庄大煎饼制作技艺

关于枣庄大煎饼有一个传说:传说诸葛亮在鲁南茅茨河一带打仗失利,撤退时锅碗尽失,无法做饭,诸葛亮命令士兵把指挥作战用的铜锣用沙石磨一磨,清洗干净,架于火上,把面粉掺水和成面糊摊于铜锣上,做成面饼供士兵食用。当地百姓受其启发用生铁铸成铜锣状的鏊子烙成煎饼食用,之后煎饼这一食品就在鲁南地区流传开来。因为诸葛亮用铜锣做煎饼这一天是农历的四月初四,所以至今农村还保留着四月四磨鏊子这一习俗。直至今日,大煎饼仍是枣庄人生活中的主食。主要制作原料以小麦、高粱为主,兼有大豆、玉米、地瓜等,煎饼主要种类有麦子煎饼、高粱煎饼、玉米煎饼、芝麻煎饼等,制作方法简便,口感好,易储存。

大煎饼的种类很多,只要是能磨成糊状的粮食就能摊成煎饼。比如小麦、小米、高粱、香米等,其制作方法也较难,例如摊小米煎饼,先把一半的小米煮到八九成熟,作为兑伴掺到另一半小米里,也可以加点豆子之类的,再用磨推成煎饼糊子,不稠不薄,用舀子舀起,倒在烧热的鏊子上,均匀地摊开,然后用劈子反复在鏊子上抿,直到抿干,再用抢子沿鏊子边把摊好的煎饼抢起揭下来放好,接着用浸透豆油的“油搭子”把鏊子擦一遍,以便摊下一个时好揭。               枣庄大煎饼制作技艺一直流传至今

馓子制作技艺

台儿庄运河馓子源于北朝,盛于清代嘉庆年间。一八一九年京杭运河贯通,由回族马姓老人一代一代流传至今,成为鲁南、苏北运河两岸的传统地方名吃。

馓子为家族祖传手工艺。主要原材料有小麦粉、食用盐、优质白糖、花生、鸡蛋、牛肉、芝麻、优质大豆油、大料等十二种。流程分为和面、做面团、搓条、醒面、炸制等程序。运河馓子融入多种真材实料精制而成香、脆、酥、细、入口即化五大特点。历经百年发展采用传统工艺,辅以现代加工手艺,研发出不同风味的馓子,且含有铁、钙等多种元素,融入清油中,易被人体吸收,营养丰富,易消化吸收,为绿色优质食品,也是馈赠亲友的尚佳礼品。

挎包火烧制作技艺

传说挎包火烧的名称来源于民国初年的中山装,人们把中山装的四个兜习称挎包,烧饼铺的师傅受其启发,于是仿制衣兜,做出了与烧饼完全不同的面食“挎包烧饼”,因其口感味道特别,流传百年,发展成为当地人的主要食品之一。

我国久有“南米北面”之说,山东面食又以火烧为多。挎包火烧即为枣庄特有的面食。因其形为正方形,颇似挎包,因而得名;另一说,为便于携带,这种火烧做得与挎包大小相似,内中夹层可夹上鱼肉、菜肴,便于外出携带,所以称为“挎包火烧”。其当地多以熟猪头肉夹食,其肉香而不腻,吃时外酥内韧,别有一番特色。

挎包火烧,是用拌以油、盐、五香粉等调料的面,经和面、揉搓、揪剂、擀压、炉烤而成。用焦炭炉烘烤时,火烧内部受热膨胀,外皮向两面鼓起,香脆焦酥;内里有五、六层夹层,疏松柔软。制作过程分为:和面-加调料-做坯-烙面-烘烤-完成。挎包火烧洁白光滑、耐火不糟,回锅不烂,不粘不坨,入口细腻筋道,表面酥松,里面柔韧筋道,纯手工制作,营养丰,富不添加任何对身体有害的东西,可以称得上是一种绿色有机食品。

中式服装盘扣制作技艺

中式服装盘扣技艺历史悠久,源于民间,发展于民间。盘扣也叫直角扣,由纽结和纽袢两部分组成。造型别致、做工精良的盘扣就注重一个,是服装整体中画龙点睛之笔,是非常值得品味的艺术。

盘扣艺术品的制作过程,以真丝面料、铜丝、浆糊、胶水、线为原材料,以剪刀、浆刀、熨斗、镊子、顶针、针为工具,经过开料、刮浆、风干、拔浆、整烫、开条、烫条、盘扎、整形、塞芯、封烫、修整、装裱等十多个步骤完成一件作品。手工盘扣有其特殊的工艺性,它运用细腻、婉约的手工扦边和盘花扣,表现出一丝不苟的自我涵养,精巧的盘扣中蕴含着精致。每一例盘扣都有表现其特征的名字,从普通直形扣到蝴蝶扣、蜻蜓扣、菊花扣、和象征吉祥如意的寿形扣等,有近百种之多。盘扣的题材都选取具有浓郁民族情趣和吉祥意义的图案。如有模仿动植物的菊花盘扣、梅花扣、金鱼扣、盘结成文字的吉字扣、寿字扣、囍字扣等。随着丝绸业的发展,盘扣的外包装越来越变得鲜艳夺目。

王开猪头肉卤制技艺

王开猪头肉的制作技艺流传于滕州市,是传统食品制作技艺的杰出代表。. 王开猪头肉的卤制技艺可追溯500多年的历史。王开猪头肉的味美,源自选材烹制上的考究。猪源选取地方的土猪,其次是煮制猪头肉必须有“铁斧石台、地锅豆柴”等工具与材料。制作过程大致分为选料、清洗、去毛发、碎骨、浸泡清洗、下锅、煮制、出锅等步骤。自古以来,我国一直按季节变化来调味、配菜,冬天味醇浓厚,夏天清淡凉爽;冬天多炖焖煨,夏天多凉拌冷冻。王开猪头肉的煮制技艺讲究色、香、味、形、器的协调一致,并且四季有别。一年四季,按季节而吃,是王开猪头肉的又一大特征。

张汪传统糕点制作技艺

滕州张汪传统糕点制作技艺历史悠久,手艺精湛。是有鲜明特色的原生态糕点。它保留了最传统的制作原料、制作手法。具有浓厚的生活气息,是地道的农村点心。其品种花样繁多,主要包括:蜜三刀、红炉、云片糕、羊角蜜、姜丝、麻条、雪花糕、花生蘸、小白驴、酥式月饼、京式月饼、广式月饼、板糕、鸡骨寸金等150多个样式。制作传统糕点的原料大同小异,主要有糖(白糖、冰糖等)、面粉、油(植物油、香油、花生油等)、鸡蛋等。配以各种辅料、馅料和调味料,初制成型,再经蒸、烤、炸、炒等方式加工制成。其中最有名糕点是蜜三刀,因其金黄透亮,松软香甜的特点深受人们的喜爱。关于“蜜三刀”这个名字的由来还有段佳话呢,相传北宋年间,苏东坡在徐州任知州时,与云龙山上的隐士张山人过从甚密,常常诗酒相会。一天苏东坡与张山人在放鹤亭上饮酒赋诗,苏东坡抽出一把新得的宝刀,在饮鹤泉井栏旁的青石上试刀,连砍三刀,在大青石上留下了三道深深的刀痕,苏东坡十分高兴。正在这时,侍从送来茶食糕点,有一种新做的蜜制糕点十分可口,只是尚无名称,众友人请苏东坡为点心起名,他见糕点表面亦有三道浮切的刀痕,随口答:“蜜三刀是也”。

牛皮具、牛蜡制作技艺

牛皮制品是用生牛皮、熟牛皮制作出来的产品。包括皮鞭、弓弦、牛绠及下脚料牛油制作出的牛蜡烛等一切牛皮制品。这一传统手工艺主要分布在滕州市木石镇落凤山村。

牛油蜡烛简称牛蜡,其制作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牛油蜡烛以牛油、芦苇、棉花为原料分别制成提纯牛油和蜡烛芯,然后制成蜡烛的雏形,根据用途制成不同品种的蜡烛。整个制作过程有四十多道工序。主要包括烛芯的制作、牛油的提炼、制作蜡烛等。牛蜡造型独特优美,具有乡村气息;手感润滑、细致;具有燃烧时间长、火焰高、不掉蜡、无烟等特点,深受人们的喜爱。木石牛蜡及牛皮具制作技艺,从原材料的选择到制作过程都是纯天然、全手工,是劳动人们的智慧的结晶。

传统手工蚕丝制作技艺

传统手工蚕丝制作技艺是运河古城台儿庄流传百年的传统技艺,早在清朝初期就开始于家庭作坊,现已逐步发展为初具规模的集传统手工工艺和现代制作技术相结合的丝绸庄园。

蚕丝是自然界中集轻、柔、细为一体的天然纤维、素有“人体第二皮肤的美誉”,被业界誉为“纤维皇后”。谭氏蚕丝产品均选用优质桑蚕丝、通过烘干、选茧、煮茧、剥茧、开棉、晒棉、拉丝、翻被等程序,成就了一系列的蚕丝产品,如:蚕丝被、真丝睡衣、真丝衬衫、真丝丝巾等。台儿庄传统蚕丝制作技艺凝聚了谭氏家族几代人的心血,承载了百年历史的沧桑,剥丝抽茧拉扯出温馨世界,精湛技艺成就“台儿庄老字号”。

五、传统医药

厉家中药治疗烧伤术

鲁南厉家中药治疗烧伤术是以非手术疗法平复增生性疤痕的一种民间医术。配合治疗术传承的“龙虎烫伤粉”、“疮可复”药水,均是医治清洗烧伤的民间良药。

乾隆四年,苏、鲁、豫、皖一带屡遇歉收,民不聊生。厉氏先祖厉廷宣被迫关闭了维持生计的医馆,前往省诚投靠在清朝为官的娘舅,不料途中投宿客栈突遇大火,致使全身多处烧伤,等找到娘舅时创面已多处溃烂。娘舅急忙托人寻医问药为其医治。经过短期治疗,很快痊愈。精通医道的厉廷宣将此秘方牢记下来,并传给儿子厉世禄。乾隆十二年,厉廷宣不幸病故。乾隆十三年,厉世禄跟随母亲,由江苏临头村迁至台儿庄平山子村(当时属峄县管辖)。从此这一秘方就在鲁南生根传承。第六代传人厉仁礼创立“厉家《仁礼堂》”堂号。第八代传人厉洪舟,将秘方发扬光大。他从医50年来,用此方治愈烧烫伤患者数十万计,挽救了无数危重病人的生命,在苏北、鲁南一带有着相当大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厉洪舟不仅将厉家的治烫伤秘方发扬光大,独树一帜,而且研究出一套治疗烧烫伤后遗症(增生性疤痕)的“厉家化瘤膏”和“覆膜封闭疗法”,方法非常独特。如今全国各地都有疤痕增生患者用此药此法治疗,效果实佳。

民俗

闵子骞孝道

孝道是人类道德、行为规范的正道,是事亲父母的孝行。在这方面,做得最好的,当数春秋时孔子的弟子——闵子。闵子名损,字子骞,春秋时期鲁国人,公元前536年至公元前478年在世;孔子著名弟子,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学说的创始人之一,被后人奉为笃圣,居十哲首坛。

闵子骞孝道是一套规整人们行为规范和道德规范的一套行为规则。孝道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孝道解释主要包含  养亲与敬亲、顺亲与谏亲、传宗接代、丧亲与祭亲、立身、立功,以显父母。百善孝为先。闵子骞孝道中“对父母孝那叫顺,对朋友孝那叫义,对国家孝那叫忠”。这些行为规则和道德规范已经慢慢地演化成一种习俗和风俗而存在,规范着人们的行为。这些习俗以原生态的方式存在,成为了一个连接历史的独特的民俗现象,成为研究鲁南地区和黄河流域民俗文化和礼仪文化的活化石。

枣庄市非物质文化遗产市级扩展项目简介

一、传统音乐

唢呐

唢呐,民间叫喇叭,唢呐来源已久。吹唢呐的人,民间叫作吹鼓手。据说西汉的丞相肖何,就是吹鼓手出身。肖何的后人,肖望之曾任汉代的前将军,辅助皇师治理国政。他便居住在兰陵。那时的兰陵就是现在的峄城区。唢呐,在民间盛行。老百姓的红白喜事、生孩子“送祝门”和过年过节及庆典活动都需要吹喇叭。唢呐演奏队伍,一般情况下,另用六七个人。其中,有大唢呐、小唢呐、笙、笛、大锣、小锣、大号、大鼓、小鼓、小钗等民族乐器。

峄县唢呐在以老峄县为中心的苏、鲁、豫、皖地区影响都十分深远。其中,以现在的峄城区为中心的三百里范围内基本上都是颜家唢呐演奏。唢呐的代表性传承人是颜家唢呐,颜氏家族的唢呐技艺至今已有九代的传承,其祖先源于曲阜地区的孔孟颜曾四大家族之一的颜家。颜家祖先掌握专业的铜杆唢呐、戏吹戏打、锣鼓武场等技艺,同时还总结了包括《科举成亲》、《婆媳花鼓》、《百鸟朝寿》、《打蛮船》、《锯大缸》等很多传统曲目,吹奏的曲谱是“五、六、工、车、上”。其中也掌握了演奏中常用的乐器“苼”的维修技巧,就是用花岗岩石下配红铜盘,放上水转磨,成为一种绿石浆,抹在“苼”簧片上,用来校音,它的主要原理叫做“不以六律不正五音”。颜家唢呐的演奏讲究喜怒哀乐,演奏技巧“闷、吞、揉、牙、粘、挫、揉、摩、尖、憨、平、塌”。

二、曲艺

鼓儿词

小鼓又名“鼓儿词”、“石门小鼓”。小鼓演唱的基本形式:演员左手持木制手板,右手击矮架小书鼓,面前托书板放上手抄鼓词唱本,照本演唱,有些艺人也能脱本演唱。鼓词脚本由三、四、三的10字句唱词和白词组成,间有诗词赋赞。小鼓上演的书目均系本门人自编自演,有《东周列国》、《前后汉》等讲史抄本50余部。鼓儿词讲述的内容大部分都是历史、名著和悬念故事。

小鼓艺人大都遛街赶会进行表演。有的短戏唱一两天,长戏唱一、两个月甚至三、四个月。在长期的表演过程中,每个艺人都有自己的一套说唱技巧。传承人赵景海,锐意革新,在原有小鼓唱腔的基础上,突破一板到底的10字句,大胆的运用7字句,5字句唱出【流水板】、【金钩挂】、【一串铃】、【垛子口】、【紧打慢唱】。伴奏上由【五鼓三板】增加了【凤凰展翅】、【浪里翻花】。书目方面充实了《东周列国》、《西汉》、《中汉》,创作改编了新书《辽沈赤卫对》、《落星湾的火光》、《丰收之后》、《朝阳沟》等。赵景海的演唱:鼓板明快自如,唱腔激越飘洒,白口喷吐有力,表演出神入化,被喻为“盖霸天的一声雷”。

山东琴书(鲁南琴书)

滕县鲁南琴书是山东琴书的一部分,最早起源于鲁西南菏泽地区,后逐渐向北、向东延续扩展。琴书原名丝弦,因演唱时用扬琴为主要伴奏乐器而得名,故又称扬琴。1949年后改名称山东琴书。滕县鲁南琴书是在明、清小曲的基础上,由“小曲儿”、“小吹儿”、“唱曲儿”、“唱孩子”等一步步演变而成的乐曲系、联曲体的曲艺种类。演唱时韵味独特,艺人坐中间打板击琴,伴奏者列左右,以扬琴、坠子、手板为主,配有三弦、软弓胡琴、古筝、瓷碟等。

鲁南琴书讲究演唱字正腔圆,属于坐唱形式的曲艺。演唱时坐成八字形,扬琴居中,其他乐器分列两旁。演员各持乐器,自拉自唱。在故事的发展中,演唱者多以角色出现,并有生、旦、丑的分工。塑造的人物,立体感很强。它本身就为向戏曲化演变,孕育着内在的因素。鲁南琴书的代表性节目很多,主要有《九女出嫁》《金杯玉盏记》《十把串金扇》《三开棺》大部书有《呼延庆打擂》《四郎探母》,还有《三侠五义》《薛仁贵征西》《包公案》《刘墉下江南》等音乐曲有《大八板》《小五板》《垛子板》《小五板》《慢板》《快板》《喜调子》《哀调子》等。演员演唱时,可以根据唱词的内容及语句格式不同而自由运用。

三、传统技艺

布老虎制作技艺

布老虎手工技艺是中国民间手工技艺中的一朵奇葩。在过去,鲁南地区村子里的农村妇女几乎都会做布老虎。传承人侯雨欣传承的布老虎手工技艺,一直在鲁南苏北一带极具盛名,做出来的布虎做工精致,造型生动。

布老虎布料主要以极具民族特色的老花布和印花布为主,人工缝制,扭曲了老虎原形,把其身躯和尾巴都大幅度地收缩了,四肢也变短了。然而,老虎的主要特征却丝毫没有忽略。而且,虎头更给予着意的刻划。它那又圆又大的眼睛和老虎的神态夸张得更为准确生动。不肖形似,而求神似。把现实中的虎和幻想中理想化了的虎交融在一起,具有人的性格,满含人的感情,因此显得格外可爱迷人,憨态可掬,又质朴。以虎为型缝制成虎头帽、虎头鞋。寓意设计鲜明,有乖乖虎,平安虎,财虎,镇宅虎等。

蔡古楼粉皮制作技艺

粉皮是用淀粉制成的传统食品,适宜于农户家庭制作,工具也很简单。蔡古楼粉皮出现在200多年前,主要分布在周营镇蔡古楼村。

在周营一带蔡古楼村会制作粉皮的家庭占到全村人口的50%,多是家庭作坊式。制作粉皮一般用地瓜粉制作而成,制作过程分为打粉、调糊、上旋蒸糊、冷却、干燥、成品六道工序。传统的制作工艺,天然的原料,纯手工制作工艺保留了粉皮的营养元素,便于存放运销,蔡古楼粉皮可口健康易做又经济,制作的粉皮受到广大群众的喜爱。

青铜失蜡法铸造技艺

中国青铜文化源远流长,起源于夏,兴盛于商周。古代的青铜主要是铸造祭祀用的礼器和贵族士大夫用的生活器具,并用于武器的制作。在商周时代主要采用的陶范和失蜡工艺,枣庄圣德青铜艺术公司在继承传统的失蜡铸造技艺,在需要复制和创作的艺术品上,用硅橡胶做出模具,用此模具灌制蜡型,在蜡型上涂挂耐火材料,而后焙烧,浇注入铜液,铸造而成。

制作程序包括:先做出一个与计划铸造出的青铜器一模一样的蜡样,由于蜡很软,可以雕琢得很精细;蜡样加工满意后,再在蜡样外面一遍遍胡涂细细的泥浆,慢慢地,蜡样便被严实地包裹住了,这层厚厚的泥也就成为了外范。待整个外范晾干了以后,便可将铜液通过注口倾泻到范中,随着高温铜液的注入,弥合在泥范中的蜡模便迅速融化,化为一缕青烟消失了,铜液则占据了蜡模的空间,冷却之后,去掉外范,与蜡模一模一样青铜器就诞生了。

邹坞柳编

柳编最早出现在春秋战国时期,祖辈在清末时期自己摸索制作柳编,以养家糊口,农民还采用这一工艺编成水斗,并用猪血、牛血掺上泥,能常用而不漏。代表性作品有:筐子、篮子、杈头、拉筐、鱼篓、须笼、挂筐、抬筐、菜筐、独轮车筐等。

制作工序如下:枝条加工:将采下的柳条剥去外皮后在水中浸泡约一周后晒干,使之成为圆润光滑、色如象牙的白色枝条。为使柳编色彩丰富,可将白色枝条染成彩色枝条。剥去外皮后需及时晒干,否则容易变色或发霉。邹坞柳编工艺因品种而异,分为两种:盛物类编织工艺和经纬编工艺。

菜煎饼制作技艺

菜煎饼以五色俱美,六味飘香;鲜嫩可口;柔和宜人的文化魅力成为一方美食。菜煎饼制作自明代流行于峄县民间。

菜煎饼原料采用花生、玉米、芝麻、小麦、高粱、大豆等十余种杂粮按比例科学配制,用石磨磨成面粉或糊烙制而成,并全部采用无公害蔬菜,现场制作,十几种菜品由食客根据其口味选择,热煎热吃,简易灵活。不含任何防腐剂、添加剂和色素,既有粗粮的纤维和全面营养又有蔬菜的维生素,以独家专用神秘香料配制,口感酥松香嫩,独树一帜,突出传统风味小吃的营养、保健、食疗的功能。

枣庄面塑

枣庄面塑,俗称捏面人,是一种民间传统的手工技艺。它以做工精巧,造型别致而著称。

枣庄面塑用的面是三成糯米粉和七成白面掺和而成,并需要加适量的蜂蜜、甘油等,这样不容易腐裂。然后经过揉匀、调色,制成各种彩色的面。捏成的各种小型人物与事物。面塑上手快,只需掌握“一印、二捏、三镶、四滚”等技法,但要做到形神兼备却并非易事。捏塑首先面要有粘性 , 在捏面之前要用黄蜡润手。面塑的形象多是传统戏曲、四大名著、民间传说、神话故事、儿童卡通中的人物以及十二生肖和其他动物。比如刘备、关羽、张飞、福禄寿、八仙、嫦娥、哪吒、唐僧师徒、杨家将、水浒英雄、十二钗、白毛女、葫芦娃等。

传统白酒酿造技艺

传统白酒酿造有着悠久的历史,曲粮香酒起源于1814左右,综合了峄县东阳酒及传统白酒的特点。穆柯寨酒是因战而名,传说北宋年间宋辽争战,穆桂英大破天门阵“以寨酒犒赏三军,故穆柯寨酒美名远播流芳至今。

传统白酒酿造主要原料选用优质的小麦、高粱为主要原料。主要酿造步骤有:准备原料、原料粉碎、辅料清蒸、配料、上甑、、蒸粮、出甑、通风晾茬、下曲、入池发酵、窖池管理、出窖、视情况再添加辅料、、上甑、蒸酒、摘酒、勾兑、包装、出厂等19道程序。

石磨花生油制作技艺

石磨花生油制作技艺是采用民间百年传统技艺,选用优质花生,摒弃现代化流水式机器而用石磨经过层层工序慢慢磨制出来的花生油。现在经历几代人的智慧创新和改进,第四代传承人刘小华在不改变原有的传统工艺和不破坏花生营养的的前提下,利用石磨对花生进行低温粉碎,在粉碎的过程中使石磨中所含的矿物质和微量元素与花生融为一体,天然地充分地混合,使压榨出的花生油风味更加独特,营养更加丰富,更有利于人体的吸收。

石磨花生油制作技艺采用传统工艺加工方法包括选料、磨制、炒制、压榨过滤、沉淀、入库六道工序。用石磨磨制的花生油淡黄透明,色泽清亮,气味芬芳,滋味可口,讲究火候温度,磨制出的花生油香醇可口,营养丰富,无任何添加剂,是一种比较容易消化的食用油,是居家生活或馈赠礼品的最佳选择。

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

“打腊子”、“猪拱膛”

“打腊子”是一种流行于以峄县为中心的鲁南地区的儿童游戏,其主要活动时间是在“关上草栏门”农闲季节的入冬以后,持续到次年“二月二龙抬头”的农忙季节为止。“打腊子”游戏的输家被给以“猪拱膛”的体罚。

所谓“腊子”,就是用木头刻成的两头尖中间圆的木疙瘩。其游戏规则是:甲乙二人,在平地上挖一个直径约七公分、深约五公分的小坑,这个小坑就是“窝”。甲手持一根木棍,木棍的底部直插窝内叫做守窝;乙手持木棍,赶打“腊子”使其移动去“挣窝”。甲为了防止“腊子”进窝,趁其不备狠狠的将“腊子”打到远处,乙再将“腊子赶打回来;当乙将“腊子”赶进窝内,甲便为输家。赶“腊子”的人,把“腊子”一是把“腊子”赶进窝内为胜,二是把木棍站入“窝”内也可为胜。以此类推,一般为三个回合,三局两胜。最后,赢家用木棍狠狠的将“腊子”打到远处;输家趴在地上,像小猪一样用嘴头子一下一下的将“腊子”拱到“窝”边,这就是“打腊子”对输家的体罚,叫做“猪拱膛”。

打腊子”看似轻便,实际上却是一个很重视体力的游戏。同时,注意身法、步伐、平衡、眼力的结合也是取胜的关键。这个游戏也有智力的较量。

网站地图